近日,我所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胡景庭副研究员团队应邀发表了绿色甲醇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评述(Perspective)文章,系统阐述了绿色甲醇作为可持续燃料和多功能化学品,在推动未来绿色能源转型中的潜力与挑战。
绿色甲醇作为一种清洁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性对于推动能源结构的升级和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双碳”背景下,基于可再生能源制得的绿氢与排放的二氧化碳(CO2)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合成技术,正引发化学合成范式的转变。该技术旨在将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液态燃料与化学品,并实现碳的闭环循环。然而,该技术仍面临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核心挑战。
该评述针对绿色甲醇概念界定、CO2与氢气(H2)来源、催化剂与工艺开发,以及经济性评估等关键维度,系统梳理了CO2加氢制甲醇技术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发展脉络。该评述强调,实现绿色甲醇的经济可行性与环境可持续性,需要开发更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材料,设计高效的反应器以强化传热传质,并优化整个工艺流程及最大化能量利用效率;同时,应该将技术创新与获取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碳源相结合,从源头上降低生产成本和碳足迹。该评述旨在激发领域内的批判性思考与创新性研究,为加速绿色甲醇合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提供科学指导。
邓德会团队长期致力于二维催化材料表界面调控及其在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转化中的基础科学和工业应用研究。该团队此前报道了基于二维硫化钼催化剂的低温、高效、长寿命的CO2加氢制甲醇(Nat. Catal.,2021)新途径。目前,团队正致力于解决从催化基础研究到工业放大过程中的科学和技术难题,助力CO2低温加氢制绿色甲醇技术走向成熟。
相关文章以“Shaping the future of green methanol”为题,于近日应邀发表在《化学-催化》(Chem Catalysis)上。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文/图 胡景庭、侯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