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甲醇评价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编制研讨会在我所召开

8月19日,《可再生甲醇评价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编制研讨会在我所能源基础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所主办、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协办。来自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中国船级社、北京绿色交易所、国家能源集团、中远海运集团、国家管网集团、中煤集团、中国化学华陆公司、全球甲醇行业协会等机构和企业的五十余位专家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我所李灿院士介绍了液态阳光甲醇(即可再生甲醇)产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明确了可再生甲醇的科学定义及内涵,分析了当前国内适宜推广的可再生甲醇技术路线,以及可再生甲醇与国家“双碳”目标的关系。他指出,中国作为液态阳光甲醇生产潜力最大的国家,应通过标准制定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增强在国际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杨建海从国内标准归口管理的现状出发,指出该标准应在技术包容性与认证实施性之间取得平衡,力争建立适用广泛、认可度高的可再生甲醇国家标准。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研究所所长杨化浩表示,可再生甲醇作为可持续液体燃料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标准的建立有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及行业深度脱碳。

我所王集杰研究员作为标准制定牵头单位代表,从可再生甲醇的合成技术路径、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对比、我国可再生甲醇标准建议等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一致认为应立足中国国情科学设定碳排放阈值,区分应用场景明确碳排放核算边界,并从战略方向、技术路线和认证机制等多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促进可再生甲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标准支撑。液态阳光甲醇(可再生甲醇)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正日益受到业界重视,牵头制定该国家标准,反映了我所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贡献,也是我所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文/周灿华、王集杰、王书琦  图/夏一丁、王欢)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