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提出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金属-有机框架膜的快速定制

近日,我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彭媛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

MOF膜因其高度可调的孔道结构、超高的孔隙密度、纳米级的厚度,成为实现兼具高选择性和高渗透性的理想材料,有望推动工业分离技术革新。然而,现有制备方法步骤繁琐,耗时长达数十小时甚至数天,制膜效率极低,限制了这类膜材料的进一步的发展。如何面向重大工业分离应用需求,快速构建具有高效分离性能的超薄MOF膜仍面临挑战。

在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Science2014Angew. Chem. Int. Ed.2017Angew. Chem. Int. Ed.2021Angew. Chem. Int. Ed.2023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23Adv. Funct. Mater.2024)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触发式空气-水界面配位组装方法。该方法仅使用微升量级有机配体投料量,在三十分钟内即可获得超薄、大面积连续、无缺陷的二维MOF纳米膜,提升了MOF膜制备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同时实现了氢气/二氧化碳(H2/CO2)的高选择性、高渗透率和稳定分离。

该方法具备高度可拓展性,团队通过不同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灵活组合,构筑了十二种具有不同框架结构和孔道环境的MOF纳米片。这一结果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相关研究成果以“Rapid fabrication of ultrathin two-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mbranes for accurate gas separation”为题,于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504组博士研究生朱宸宇。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青促会、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彭媛、朱宸宇)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f301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