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发展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乳源抗菌肽筛选新方法

近日,我所能源研究技术平台(DNL20)靳艳研究员团队与大连工业大学刘俐副教授团队、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何剑正高级工程师团队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乳源抗菌肽筛选新方法。团队利用该方法从母乳中筛选获得了新结构抗菌肽,并揭示了母乳初乳和成熟乳中抗菌肽的分布规律。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营养学会等国内外权威组织机构均提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是“无可替代的黄金标准”。为满足婴儿健康需求,部分母乳蛋白质在母体内降解为内源肽。母乳内源肽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功能,其中抗菌肽对构建婴儿免疫系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母乳内源肽及其功能对于婴儿健康营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乳源肽的特殊性及样品来源受限等问题,从母乳中高通量筛选抗菌肽面临挑战。

本工作中,团队构建了基于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GBM)、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算法的乳源抗菌肽预测模型(DeepMAMP),在独立测试集中对乳源抗菌肽的预测准确率可达81.4%,高于现有抗菌肽预测模型。进一步,团队利用DeepMAMP LC-MS/MS分析的45位产妇的初乳和成熟乳中的内源肽进行预测,从源于母乳β-酪蛋白(β-Casein)和乳铁蛋白(Lactotransferrin)的1028条内源肽中筛选到311条潜在抗菌活性肽,对其中6条新结构肽进行抗菌实验验证,证实其中5条肽对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研究还发现,母乳中初乳比成熟乳含有更为丰富的抗菌肽,表明初乳对婴儿早期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

靳艳团队一直聚焦于食源性功能肽的研究,建立了复杂体系中功能肽的筛选及制备技术,针对乳品(J Proteomics2016Food Biosci.2019J. Agric. Food Chem.2021Food Chem.2023Food Chem.2024)、鹿茸(Food Res Int.2017)、大曲(J Proteomics2023Int J Food Sci Tech.2023)等体系开展系统研究。近年来,靳艳团队将人工智能与组学技术相结合,提高了功能肽筛选效率,本工作开发的DeepMAMP模型与已建立的苦味肽预测模型CPM-BPFood Chem.2024),有望进一步完善功能肽高通量筛选体系。

相关研究成果以“Discovery of milk-derived antimicrobial peptides in human milk by DeepMAMP based on peptidomics technology and deep learning method”为题,于近日发表在《食品化学》(Food Chemistry)上。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是我所DNL20于文皓助理工程师、于洋工程师和已毕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张新晨。上述工作得到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科研攻关项目、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创新基金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于洋)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5.145174

DICP科普一下∣轻量梯度提升机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