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把等离激元想象成金属内部所有自由电子同步跳动的“集体心跳”。当光线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会推动电子一起振动,形成整齐的密度波动,如同电子海面上被光吹起的波浪。
科学家为了方便描述这种集体行为,将其视为一种“准粒子”。它不像电子那样真实存在,而是描述千百万电子协同运动的物理“状态”,就像把全场观众一起做一个动作形成的“人浪”整体视为一个独立实体。
这个“电子心跳”具有神奇特性:首先,它能将光压缩到极小的空间,突破传统光学极限;其次,当“心跳”的节奏与光线节奏共振时,会在金属纳米结构周围产生强大的电磁场。
因此,等离激元能将光谱检测灵敏度提升百万倍,用于制造突破分辨率极限的超级显微镜,从而帮助科学家探测单个分子;还能用于定向激发反应键,帮助实现反应路径调控。(文/赵剑锋 图/陈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