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P科普一下∣热延迟发光

热延迟发光是一种特殊的物理现象,指材料在受到光激发后,发光现象并非立即出现,而是经过热活化,在一段时间的延迟后才逐渐释放光能。这种现象与材料内部的电子“陷阱”和能量传递机制密切相关。

这种延迟发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材料内部可能有“小缺陷”,就像地面上的小坑,是原子排列不够完美留下的痕迹。当材料被光照时,电子被激发,部分会掉进这些“坑”里,暂时存起来。当材料被加热,被困的电子会获得能量,从“坑”里“爬出来”。它们重新活跃后,才会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虽然过程看起来有点“慢半拍”,但这种特性却非常有用。热延迟发光在生物成像、辐射计量检测、材料缺陷研究等流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刘萌 图/陈思)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本站内容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备案号:辽ICP备05000861号-1 辽公网安备21020402000367号